政策导向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的原因
来源: 发布时间:2023-3-20 12:02:05 人看过
2020年9月4日,住建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称,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鼓励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积极推进钢结构住宅和农房建设。完善钢结构建筑防火、防腐等性能与技术措施,加大热轧H型钢、耐候钢和耐火钢应用,推动钢结构建筑关键技术和相关产业全面发展。
同时,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完善适用于不同建筑类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加大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和消能减震、预应力技术的集成应用。在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宅中积极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全面推广应用预制内隔墙、预制楼梯板和预制楼板。
《意见》还称,推进建筑全装修。装配式建筑、星级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应推广全装修,积极发展成品住宅,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推进装配化装修方式在商品住房项目中的应用,推广管线分离、一体化装修技术,推广集成化模块化建筑部品,提高装修品质,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这个《意见》政策出台对于装配式钢结构的发展极其重要,国家对钢结构的政策从节约用钢、合理用钢转向鼓励用钢,这为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原因
钢结构全装配式住宅体系在农村或偏远郊区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钢材运输较为方便。钢结构干作业施工更为方便,不需要打地基,同时也能做到完全的螺栓连接,技术要求不高。虽然钢结构具有易腐蚀、隔音差等问题,但对于农村低层住宅而言影响不大。
钢结构越来越具有替代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钢结构污染治理成本较低,土建项目在施工现场产生的粉尘较多,是可吸附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国家为了环保而开始控制水泥的产量,进而导致水泥成本上升,钢材价格反而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建筑业是一个劳动力聚集型行业,劳动力成本在土建项目里的占比较高,钢结构现场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成本较低。
钢结构采用焊接、螺栓连接,不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同时钢结构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再是一个新型的建筑结构,大部分设计院目前都有钢结构设计人员,这就为钢结构的普及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政府开始从政策上引导装配式钢结构的发展。这次应对疫情也证明在一些公共建筑的建设上钢结构的优势十分明显。